从新三板走到科创板的企业正在大量增加。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统计,截至4月18日晚,84家已受理的科创板企业中有20家来自新三板,占比接近四分之一,已达到24%。
在被认为是最好的A股上市时刻,企业该不该冲刺科创板?在记者的采访中,鼓励和劝退的声音同时并存。
不过,投行人士警告,针对科创板概念,投资机构应避免落入“关灯吃面,含泪敲钟”的困境。
从新三板到科创板
4月18日,安信证券新三板研究负责人诸海滨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新三板出身的企业占科创板受理企业比例接近四分之一,比例确实挺高的。”
值得注意的是,来自新三板的20家公司,其中挂牌公司9家,已摘牌公司11家。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统计,20家出身新三板的科创板受理企业是:
挂牌公司9家——江苏北人、凌志软件、联瑞新材、泰坦科技、金达莱、西部超导、嘉元科技、映翰通、久日新材。
摘牌公司11家——龙软科技、苑东生物、南微医学、紫晶存储、天淮科技、世纪空间、木瓜移动、杰普特、华特股份、安博通、贝斯达。
那么,这些出身新三板的企业与整体84家科创板企业相比,处于什么水平呢?
“从出身新三板的公司的平均营收、利润等来看,与已受理的八十多家科创板企业整体相比,体量上接近,其他指标也可以。”诸海滨指出,“但也不是说新三板去科创板的公司就一定比其他的企业好,因为我们也注意到有些原来是排队IPO的企业现在转到科创板,还要看它们是不是符合科创板的属性和定位。”
“我们注意到,有些去科创板的公司是在新三板市场上经过融资从小变大的。典型的比如映翰通,挂牌的时候大约只有一千多万利润,今年已达到四五千万利润。”诸海滨说,“未来一些企业,比如规模在1亿至5亿之间,利润在一千万至四千万之间,它们可能会先在新三板培养长大,然后再根据企业的特点和股东的要求选择合适的板块上市。”
尴尬的是,出身新三板的科创板受理公司中,摘牌比挂牌多。
对此,九泰基金管理公司产业投资部总经理郑立昌表示,新三板和科创板都是多层次资本市场中重要组成部分,从目前架构设计来看,科创板是交易所证券交易市场,新三板更像是一个股权交易场所。20家企业中有的是摘了牌再申报科创板,有的是挂牌同时申报科创板,并没有本质差异。
业内人士认为,这是由于此前新三板是注册制,A股是核准制,新三板转板至A股有“三类股东”的拦路虎,许多企业只能选择摘牌去IPO。而即将开板的科创板是注册制,解决了“三类股东”问题,再加上全国股转公司近期已发文表示,新三板申报科创板不需要摘牌。
“未来相信三板公司不摘牌去申报科创板的会越来越多。”诸海滨说。
不过,对于去科创板的摘牌企业远高于挂牌企业,南北天地(430066.OC)董秘、“董秘一家人”创始人崔彦军坦承:“新三板头部企业是科创板的重要来源。由于新三板交投极其不活跃,交易市场战略定位缺失,造成大量优质企业为谋求新的资本路径而摘牌,所以出现已摘牌企业科创板IPO占比较高。”
“王寇”分野之路
科创板的胜出者可能将获得诱人的高估值。那么,谁将在科创板竞争中胜出?投资机会在哪?
郑立昌认为:“科创板主要针对的是科技创新类企业,所以科技含量高的企业更容易胜出。”
崔彦军指出:“首先要符合科创板行业硬性要求,其次创新研发能力要强,审核初期肯定会优中选优,以避免鱼龙混杂。另外,市值及财务指标也会优先选择规模较大的。”
多位投行人士接受采访时则谨慎地表示,由于目前没有一家走完流程,不好判断哪些企业有望胜出。
不过,“欲戴王冠,必承其重”。一旦企业冲刺科创板失败,会带来什么影响呢?
一位券商投行人士告诉记者:“一是耽误时间;二是科创板和别的板上市条件不同,披露重点不同,未来公司要转到别的板上市,对信息披露怎么进行协调存在一些问题;三是费用问题,要支付一定的前期辅导费,虽然有当地政府补贴,但企业的人力、物力、时间、费用都花去了;最后是融资问题,很多机构和利益相关方对企业进行投资,但这是一把‘双刃剑’,万一上不了,就面临着投资机构怎么退出的问题,会给企业增加很大的负担,现在很多新三板企业就面临这个问题。”
“如果冲刺科创板失败,企业的估值又会回到原点,短期重启科创板IPO难度较大,融资也会受很大影响。”崔彦军也表示,“当然,随着创业板、三板精选层改革呼之欲出,或许可以另辟蹊径。”
据投资界人士介绍,冲刺科创板失败,可能许多企业或大股东将不得不面临回购。但是,如果是好企业短期内没达到上市条件,企业可以半年后重新再申报上市,或者去别的板块,又或者等待上市公司并购的机会——这类机会不少。
那么,“成王败寇”之下,企业到底该不该去冲刺科创板?
上述投行人士指出,并不是所有的企业都要去科创板,目前宣传的科创板潜力股可能大部分都不符合科创板的要求,科创板的门槛某种程度上可能比创业板、主板都高,甚至比港股、美股也不底。
不过,中科沃土基金董事长朱为绎认为:“现在科创板有政策红利,企业或者投资机构利用这个政策红利,它就跑起来、火起来了,现在政策红利这么好,你不去争取,别人争取了别人就上了,竞争对手可能就上了。”
“今年是企业上市的一个黄金时期,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你不去用政策红利别人就用了。在这种特殊的政策背景下,至少企业上市的成功率会高很多。”朱为绎说,“就算冲刺科创板失败了也没什么损失,大不了回来重新再报。”
而对于科创板企业的投资人,上述投行人士建议,要小心落入“关灯吃面,含泪敲钟”的困境。目前个人投资者应当警惕“科创板概念股”,许多企业并不符合科创板条件,是“噱头”、“蹭热点”。而机构投资者投资科创板潜力企业也应当审慎,“有的科创板概念企业的投资价格已经很高了,2018年去美国、港股上市的企业,80%在C轮、D轮投资的机构被套,中长期投资科创板的机构应当谨慎。不过,科创板短期炒作可能不存在问题。”
崔彦军也认为:“科创板初期投资应该是机会大于风险,可以适量参与。但对于发行估值过高的,要适当回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