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刘银平
编辑 | 付影
来源 | 独角金融
去年“924行情”以来,A股市场企稳回升,“靠天吃饭”的证券业务也迎来腾飞契机,券商经营业绩明显好转,尤其是经纪业务、自营业务普遍实现大幅增长。
4月15日,国元证券(000728.SH)公布了2024年年报,实现营业总收入78.48亿元,同比增长14.63%,归母净利润22.44亿元,同比增长20.17%,创下近三年最好业绩,同时营收创下其成立以来的最高纪录。
从主营收入构成来看,财富信用、自营、资产管理、期货、国际业务均实现同比增长,唯独投行业务手续费净收入同比下降18.92%至2.02亿元,为近年来最低水平。
除了业绩下滑之外,国元证券在投行业务方面风波不断,一个月内连收两张监管罚单,均因投行业务违规。此外,2024年下半年以来人事震荡,原投行老将王晨被查,董秘辞职,投行总经理李洲峰“一肩多挑”。
受IPO及再融资阶段性收紧影响,券商投行业务普遍收缩,国元证券如何应对收入持续下滑的局面?
1
营收、净利均实现20%以上增幅,
投行业务遭遇“滑铁卢”
2024年,国元证券营业收入74.48亿元,归母净利润22.44亿元,同比均实现20%以上的增幅,为2022年以来的最好业绩,其中营收创历史新高。
“924行情”对业务发展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从各个季度来看,前四个季度营收及利润递增,其中四季度营业收入占到全年的36%,净利润占到全年的30%。
从业务板块来看,自营业务收入23.11亿元,同比增长76.88%,营业利润率92.81%,是表现最为突出的业务。受货币政策较为宽松等因素影响,2024年债券市场整体表现较强,国元证券固收类投资收入同比增长79.88%,是推动自营业务收入大幅增长的重要原因。
来源:国元证券2024年年报
除此之外,财富信用业务、资产管理业务、期货业务、国际业务收入均实现不同幅度增长,2024年各大券商资管业务收入增长也较为迅猛,不过由于资管业务整体规模占比较小,对券商总体业绩贡献不太大。
财富信用业务包括证券经纪和证券信用两个业务,“靠天吃饭”的经纪业务收入在A股强势爆发之下迎来大幅增长,成本支付相对较小,2024年经纪业务利润同比大增122.89%。
期货业务为控股子公司国元期货开展的各类业务,国际业务为全资子公司国元国际开展的各类业务,营收及利润均同比增长。
图源:罐头图库
各项业务遍地开花的同时,投行业务惨遭“滑铁卢”,手续费净收入连续三年下降,2021-2024年分别为9.5亿元、7.77亿元、2.06亿元、2.02亿元,2023年下跌尤为明显,同比跌幅73.53%,三年跌幅达到78.74%。
针对投行业务收入下降现象,国元证券表示,2024年A股IPO发行数量、融资规模、非公开发行数量均大幅下降,受此影响,公司投行业绩出现了下降,但行业排名有所提升。根据中国证券行业协会统计,2024年,公司股票发行主承销家数行业排名第11位,同比上升11位;保荐业务净收入行业排名第12位,同比上升12位;股票主承销收入行业排名第19位,同比上升16位。
2
撤否率大幅上升,
保荐代表人一年增加11人
受IPO及再融资阶段性收紧影响,券商投行业务收入整体呈下降趋势。2023年44家A股上市券商投行业务手续费净收入有34家下降;根据已经披露2024年财报的25家A股上市券商来看,只有4家投行业务手续费净收入同比增长,其他21家均同比下跌,25家券商2024年投行业务手续费净收入同比下跌27%。
国元证券2024年完成2单IPO、4单再融资、5单新三板挂牌和5单新三板定增,合计募集资金20.82亿元。
2024年IPO项目加速撤回或终止,保荐的17个项目主动撤回8家,主要是首发项目撤回,撤否率为47.06%,较2023年的撤否率23.08%大幅上升。
截至2025年4月17日,国元证券保荐的IPO项目共有2个,小小科技、兢强科技审核状态均为已问询;此外,保荐的志邦家具(603801.SH)可转债项目审核状态为注册生效,江淮汽车(600418.SH)定增项目审核状态为已问询,信盟装备的定增项目审核状态为已受理。
图源:罐头图库
虽然投行业务收入持续压缩,不过国元证券保荐代表人数量却在持续增长,截至2024年末保荐代表人共161人,全年增加了11人。行业收紧的背景下,券商对于保荐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
进入2025年以来,IPO审核节奏加快,融资额显著增长,国元证券能否抓住机遇重振投行业务?国元证券称,投行业务将锚定“产业研究+产业投资+产业投行+综合财富管理”黄金赛道,加速向产业投行、综合金融服务投行转型。
财经评论员郭施亮表示,去年以来,在IPO持续收紧的背景下,券商投行业务受到了不同程度上的冲击影响。券商投行业务收入下降,券商需要通过其他业务对冲掉收入下降风险。这种趋势可能会随着IPO环境的回暖而发生变化,如果今年下半年IPO市场环境改善,那么将为券商行业提供IPO业务收入,市场环境回暖,将会促进券商自营业务、经纪业务改善,增加券商收入来源。
3
投行业务一个月内两度被罚
投行业务收入持续缩水的情况下,近日,国元证券还因投行业务违规被罚了。
4月11日,安徽证监局公告,国元证券因在开展投资银行业务过程中,个别内部制度执行不到位、个别项目尽职调查不充分,对其出具警示函。
这并非国元证券第一次因为投行业务违规被罚,就在一个月之前,国元证券还因保荐代表人相关核查工作存在重大缺陷,收到上交所的罚单。
该罚单与国元证券保荐的安徽安芯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安芯电子”)科创板IPO项目有关。
图源:罐头图库
2021年9月27日,安芯电子的科创板IPO项目获得上交所受理,保荐人是国元证券,并且于2022年7月11日通过上市委会议审核。2023年9月22日,安芯电子及国元证券突然主动撤回上市申请。
上交所的这一罚单揭露了该IPO项目被撤回的真正原因。经上交所核查,安芯电子IPO材料造假,存在研发人员认定不准确,研发相关内部控制存在缺陷,收入确认相关内部控制存在缺陷等问题。
作为保荐人的国元证券自然脱不了干系,保荐人马志涛、徐明出具的核查报告与实际情况不符,上交所多次要求其对相关问题进行核查的情况下,仍未能对发行人研发人员认定、研发费用归集、收入确认准确性等多方面存在的异常情况予以充分关注并审慎核查,先后出具的多份核查报告中发表与事实明显不符的意见,违规事实清楚,情节严重。
安芯电子被处以1 年内不接受其提交的发行上市申请文件的纪律处分;国元证券被予以通报批评,2名代表人被予以 6 个月内不接受保荐代表人签字的发行上市申请文件及信息披露文件的纪律处分。
国元证券针对投行业务违规行为回应,自2024年的“315”新政及新“国九条”发布后,审核形势全面收紧、从严,申报企业大面积撤回材料,证券行业罚单数量急速增长,处罚力度不断加大。国元证券始终高度重视投行业务项目执业质量,严格履行保荐职责,持续提升合规和风控意识,贯彻全面注册制以信息披露为中心的理念。不断强化公司投行业务“三道防线”作用,严把立项关、申报关、审核关,做好项目全生命周期高质量控制。
4
投行“一把手”王晨被查,
李洲峰“一肩多挑”
国元证券是由原安徽省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和原安徽省信托投资公司作为主发起人,于2001年10月成立,2007年10月30日以股权分置改革为契机,公司借壳“北京化二”成功在深交所上市,注册资本43.64亿元,总部位于安徽合肥。
近一年,国元证券投行业务还经历了核心管理层震荡。
2024年8月,国元证券总裁助理、投资银行部总经理王晨忽然被带走调查,国元证券回应称是因“个人原因”正配合有关部门调查。
王晨是一名投行老将,1975年出生,毕业于武汉大学,早年在安徽省国际信托投资银行部工作,2000年安徽省国际信托与安徽省信托投资公司合并,成立国元证券,王晨就此担任国元证券投行部董事总经理。2004年2月在国元证券登记,类别为“一般证券业务”,2012年10月变更为“保荐代表人”,在国元证券任职时间超过20年。
王晨还是国内首批609名保荐代表人之一,累计签过12个保单项目,大部分是安徽本地企业,首发项目包括科大讯飞(002230.SZ)、安科生物(300009.SZ)、皖新传媒(601801.SH)、恒源煤电(600971.SH)、报喜鸟(002154.SZ)等。
2015年,王晨还被评为“2015年度安徽省十大杰出金融青年”荣誉称号,并位列榜单首位。
有消息称,王晨被查或与国元证券原分管投行的副总裁高新有关,后者2017年从国元证券辞职之后创立了私募基金,也在接受调查之中。不过此消息并未得到证实。
图源:罐头图库
重磅级投行老将被查,公司投行业务难免受到影响,缺少了关键决策人物,可能会影响正在推进中的保荐项目,也会损失一些其长年以来搭建的人脉资源。
国元证券很快选出接任者,由公司执行委员会委员李洲峰分管公司投资银行业务,担任公司保荐业务负责人并兼任投资银行总部总经理。
国元证券表示,李洲峰自2007年入职,在公司工作长达18年,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熟悉资本市场运作规律,具备出色的管理能力和专业素养。管理层变更不会对投行业务造成重大影响。
2024年11月14日,执行委员会委员、副总裁兼董事会秘书刘锦峰退休,此前也负责投行业务。同时,李洲峰接替其成为新任董秘,新老交替面临挑战,目前李洲峰身兼多职,是临时救场,还是此后会一直担任这些职位?
根据国元证券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预告,实现营业总收入15.19亿元,同比增长38.3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0.64亿元,同比增长38.4%。业绩增速较2024年进一步提升,营业收入和净利润等指标增长的主要原因是财富信用、证券投资交易和投资银行业务实现业绩同比增幅较大所致。
针对投行业务收入为何会大幅增长,国元证券解释道,2025年一季度,公司完成黄山谷捷IPO、志邦家居可转债项目,同时因上年同期承销收入较少,本年一季度收入较上年同期增长较大。
面对投行业务收入不断缩水,业务违规被监管接连处罚,人事动荡,新的管理团队领导之下,能否带领国元证券走出投行业务发展困境?评论区聊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