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4月13日凌晨,全球最大指数公司明晟公司(MSCI)表示,MSCI全中国指数(MSCI All China Indexes)转换为MSCI中国全股票指数(MSCI China All Share Indexes)的时间,从原定6月1日,推迟至11月26日。
消息一出,引起市场关注,这是否意味着外资进入节奏放缓?不!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曾从事指数编制的毛迅博士,其表示,这对外资入A的节奏与规模并无直接关系,事实上明晟是用走势更难涨的指数获取基金经理青睐,选择11月是因为该节点股市往往出现回调。这是MSCI的一场“阳谋”。
拆解一:两个指数有怎样区别
涉及这次转换的新旧指数,分别为MSCI全中国指数转换(MSCI All China Indexes)与MSCI中国全股票指数(MSCI China All Share Indexes)。为阅读方便,记者将该上述指数依次简称为“All China”与“China All”。
根据官网显示,旧指数“All China”包括了MSCI海外中国指数、MSCI中国指数、MSCI中国A股指数。从股票上,有A股、B股、H股、红筹股等。
新指数“China All” 是基于一个整合的中国股票世界构建的,它的目标是代表所有中国上市股票类别。
由于指数计算方式的差异,这两只指数在成分股和权重上也不同。股票数量上,新指数“China All”要更少。
权重上,如果出现转换,A股权重将从55.9%下降到39.9%;海外股票则从11.4%上升至14.9%;B股H股红筹股等也从32.7%上升至45.2%。
拆解二:转换原因背后的商业动机
为何要进行一场转换,官方表示主要为了统一指数指标方法;但业内人士谈到,事实上明晟是用走势更难涨的指数吸引基金经理。以下将揭分晓:
首先,这是一次编制办法的统一。
明晟认为,一旦实现转换,就有三大优势。分别为第一将两种具有相似目标的指数方法结合起来;第二选择完全由GIMI(可投资市场指数)框架管理的方法;停止使用基于多种方法计算的指数。
曾从事指数编制的毛迅博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解释,旧指数“All China”,是多个指数的“总称”;新指数“China All”是把所有符合要求的中国上市股票编为一个指数,核心是加大股票容量,统一编制办法,目的是降低成本,整合客户资源。
第二,商业机构的“小九九”是什么?
综上所述,由于新指数“China All”通过使用同一种单一方法涵盖符合要求的中国上市股票,也就是说,不同时区、不同货币、不同汇率、不同交易制度的股票集合为一个指数。
这就意味着该指数变得容易走不动,上涨艰难;对基金经理而言加大了吸引力。
毛迅解释,明晟作为一个商业机构,主要靠向全球基金经理卖指数来盈利。基金经理的投资组合要想获得好看的相对收益,需要跑赢“大市”,所谓“大市”即基准指数。基准指数走得越差,越能获得基金经理青睐。“所以明晟为这类基金经理提供这种指数,原则就是(基准指数)走得越差越好。”
(知识点:投资指数与基准指数莫搞混。区别在于能否投资,比如投资者投资上证50,以上证综指作为参考,能否跑赢大盘。)
拆解三:推迟时间缘何选择11月
对于推迟原因,MSCI亚太区研究主管、董事总经理谢征傧13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主要是让目前还在使用“All China”指数的一些投资者有足够的时间转换到“China All ”指数。
但毛迅向记者揭示,事实上时间调整需要技巧。
他谈到,在进行股票调整时,要选择所在国家或地区的股市可能处在下行通道的时候进行,“这样才能保证该指数尽量不往上涨”。
据了解,本次指数转换原定于6月1日。
按照原计划,当6月转换成“China All ”指数,即上市地范围更广,A股权重更低的指数,该指数就不容易上涨。“但现在新情况是,在中美贸易关系中,一旦双方签下协议,(利好消息)可能会刺激全球的中国概念股上涨,那么在六月转换新指数就没有意义了。”毛迅表示。
而根据往年经验,A股在11月会出现阶段性顶部,然后下跌回调,所以明晟把时间改在11月。下图为2015-2018年逢11月沪指表现:
对A股影响如何
根据上述逻辑,就可看出,指数转换对A股而言没有实际影响。
A股入“摩”后,有说法称将有不少全球基金经理会因此携大量外资进入A股市场,这在毛迅看来,这其实是一个误会。
他解释,全球基金经理的投资组合,只要选一个走势比较差的基准指数进行相比较即可,用好看的相对收益给投资人交代;而不是说,该指数新纳入了哪些国家股票以后基金经理就一定会投资该国家的股票。
“这不是投资指数。即使基准指数纳入更多国家地区的股票,发生变化的只是指数结构,对基金经理而言,这不意味着他要调入相应国家的个股进入他的投资组合。”
毛迅谈到,即使没有“China All ”指数,只要外资觉得A股有上涨空间,外资也一定会进场。A股上涨跟两指数转换没有直接关系。